以司法之力奏响乡村“变奏曲”
——随县人民法院服务乡村振兴纪实
日前,湖北省委一号文件印发,聚焦“三农”工作,制定乡村振兴“任务书”,擂响建设农业强省、加快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战鼓。
3月5日下午,随县人民法院与随州中院青工委联合举办“乡村振兴 司法同行”青年谈活动,围绕省委一号文件,结合工作实际,总结乡村振兴工作成果,畅谈未来工作计划。
近年来,随县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抓手,通过设立“特色法庭”、开辟涉农纠纷“绿色通道”、打造“调解先锋”等方式,妥善化解各类涉农纠纷,为乡村振兴增添了靓丽的法治底色。
特色法庭——夯实乡村治理“前沿阵地”
如何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优势?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让群众享受更加高效、便捷、专业的司法服务?2023年,随县人民法院回应群众期盼,因地制宜推进法庭规范化建设,打造“特色法庭”,探索法庭专业化建设,推行“订单式司法”。
为助力淮河源头生态环境司法保护, 2023年9月,随县人民法院在小林人民法庭加挂牌生态环境保护审判庭,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及流域重要水生物生态平衡保护。
与县检察院、淮河镇政府会签协作机制意见,共抓“长江大保护”,推动淮河流域随县段协同治理实现“从有向优”转变。
自加挂牌生态环境保护庭以来,小林法庭积极探索涉环境资源重点案件三合一集中审理,参与“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建设;厚植恢复性司法理念,通过开展增殖放流活动,适用补植复绿保证金制度等方式,保护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活力。
助力乡村文明建设,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随县为劳务输出大县,婚姻家事纠纷占较高,为加大家事纠纷化解合力, 2023年厉山法庭转型为婚姻家事法庭,设置智慧法院系统及线上庭审系统,方便外出务工人员线上诉讼、线上调解。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厉山法庭庭长介绍:“婚姻家事法庭不能忽视案件背后的每一个家庭。”除依法审理婚姻家事案件,化解家庭矛盾纠纷外,厉山法庭积极配合镇政府、村委会开展各项移风易俗政策宣讲活动,倡导文明婚俗,弘扬优良家风。致力于保护离异家庭中未成年子女,及时发放《家庭教育令》《关爱未成年提示卡》。与学校联系互动,常态化看望留守儿童。2024年,厉山法庭调解化解婚姻家事纠纷227件,妥善处置多起涉彩礼、赡养、子女抚养纠纷并跟踪回访,用司法审判引领家风乡风向善向上,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随县法院各人民法庭立足当地特色产业,提供精准司法服务。万和镇的石材产业为随县支柱产业,万和人民法庭聚焦石材产业发展,常态化接受司法所、石材企业“点单”,至辖区石材企业、销售点,为经营者提供法律法规咨询服务,举办“法律明白人”讲座,梳理石材买卖交易合同的常见风险点,对隐患问题作出提示建议。坚持调解先行,以案释法化解涉企矛盾,降低诉讼案件对企业的影响。同时,该庭主动对接镇综治中心、镇政府,对石材企业涉诉案件进行分析研判,就相关纠纷预防化解提出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以司法护航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工作。
绿色通道——开启涉农案件“快速车道”
2024年6月,随县法院立案庭干警通过调解,为24名桃农讨回了卖桃款。2025年1月,随县法院执行局锲而不舍,找到了“躲猫猫”的被执行人,为42名农户追回货款。
法律是保护农民权益的重要力量,公正司法是维护乡村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一环。随县是农业大县,随县法院高度重视涉农案件,开通涉农案件“绿色通道”,不断提高涉农纠纷办理效率,以“快受、快调、快审、快结”为原则,保障农业生产有序发展。
同时,随县法院充分考虑随县乡镇多、地域广、交通不便等问题,以不耽误农时农事为前提,推行“就近立案”,实现法庭立案全覆盖;推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社区、进网格、进村组,及时化解矛盾纠纷;鼓励办案团队“线上办案”“上门办案”,节省农户时间;不断拓展“11个法庭+10个巡回审判点+2个法官工作室”的司法辐射能力,切实提高乡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为支持农民工及农民群体依法维权,随县法院常态化开展各项普法活动,举办“法庭夜校”、开展巡回审判、选任“法治副校长”,聚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婚姻家事纠纷、交通事故处理、养老及电信诈骗等问题开展一系列普法活动,普法范围覆盖全县,在各乡村逐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高效解纷——锻造维稳护安“法治力量”
洪山人民法庭庭长张黎辉,在办理涉农案件时,坚持“多动嘴、勤跑腿、常走心”的工作原则,2024年6月,在调解一起土地租赁合同纠纷案时,多次到田间地头了解情况,精心调解,既保住了租赁者种植的中草药,也维护了村委会的合法权益。
涉农纠纷无小事,往往法结易解,但心结难解,一判了之可能会激化矛盾。2024年,随县法院积极推进诉源治理,各法庭主动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对不同的涉农纠纷采取不同的调解方式,实现突发纠纷“随手调”、异地纠纷“电话调”、疑难纠纷“团队调”、特殊纠纷“上门调”,并积极联合党委政府、各村村委会、司法所、派出所等相关职能部门,根据案件特点灵活调整调解团队,开展专业化调解工作。
2024年,随县各乡镇开展“三资清理”工作,随县法院高度关注“三资清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涉农纠纷,各法庭学习相关政策、整理类似案例,积极配合各村委会开展矛盾调解工作。11月,在调解一起山林耕地返还问题时,万和人民法庭联合镇党委、政法办、法律服务所到村委会进行调解,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化解了村委会与村民之间多年的纠葛,实现了涉农纠纷“软着陆”。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随县人民法院正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省委一号文件精神,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为抓手,以司法为民为宗旨,为随县乡村的和谐稳定、产业发展、文明进步贡献着司法智慧和力量。未来,随县法院将继续砥砺前行,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司法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