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我院樊友清专委参加市法院老法官先进事迹报告会

公论自在人心

时间: 2014-05-06 15:10


                       公论自在人心

——随县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樊友清



 

在整个随州市的法官队伍里,军转干部并不在少数,我,就是其中一员。19岁那年我应征入伍,当过战士,军校毕业后从译电员干到营职参谋,34岁转业,先后在原随州市、曾都区、随县法院工作,从书记员做起,当过副庭长、庭长,蒙领导、同事信任被任命为审判委会委员专职委员;从部队到地方,从事的都是普通办事员的工作,没当过什么官,大家都说我是老黄牛。和各位同事相比,有着15年军旅生活、21年审判经历的我算不上特别。今天站在这里,就为大家讲讲我在平凡工作中的平凡故事。

                 能体现价值,再苦也觉得甜

在我们当兵那个年代,都说军队是所大学校,我就是经过这所大学校的培养才走进法院的,对于曾亲身经历过战友牺牲场面的我来说,觉得健康活着已很满足,所以,93年,当身边的人都在忙着找关系想转业到大城市谋个好岗位时,我一个潜江人在随州开始了法官生涯。我未曾读过大学,进法院之前也没有学过法律专业知识,有很多人都说军转干部当不好法官,20年来,我却在法官岗位上多次获得市政法委授予的“十佳政法干警”、“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优秀党员干警”等荣誉称号,荣记三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在原曾都区法院有连续三年公务员考评为优秀的经历,到随县法院后,连续4年公务员考核为优秀,6次被评选为县、院先进个人,还被选为随县二届人大代表、被随县县委、县政府树为“勤政廉政先进典型”。加上我在部队十多次获得嘉奖和立三等功一次,大大小小的奖励证书已摆满一格书柜。领导、同事都很尊敬我,常说“有事找老樊”,疑难杂案都放心让我去办,对于很多官位显赫的人来说,这些确实不算什么,但对于我来说,却诚然不易,体现的是我人生的价值,为了这些,就是再苦我也觉得甜。

2009年,我50岁,新随县成立,县法院领导找我谈话,问我是否愿意到随县工作,我欣然答应了,并明确表态,不提任何职务和待遇的要求。好多关系好的同事都说我傻,早就是正科级和四高了,还去随县干什么?我笑笑说,我本来就是外地人,到哪都一样,总得有人去吧!就这样我成了随县法院审监庭庭长。审监庭干的都是吃力不讨好的活,还容易得罪人,我却不在意,再难的路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刚开始,审监庭只有我1人,考虑到刚成立的法院关于审判质量管理方面的各项制度都是空白,我借鉴在曾都区法院案评办工作的经验,参考其他法院的做法,照葫芦画瓢,制定了《审判质量管理办法》、《案件评查标准》等制度。起初是事后评查,一年约1500本卷宗,每一宗案卷、每一份文书都经过我的眼,经常看的头昏眼花,有时星期天还将裁判文书带回家看,我对不同类型的案件,按优秀、合格、瑕疵、违法等档次,把每个案卷都细化打分,每季度制作一次评查通报,通报时点到承办单位及承办人,并注明具体的差错情形及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由于客观公正,同事们并没有因为我的不留情面而心生忌恨,反而更加受到同事的尊敬。对于中院发回、改判的案件,我都逐件对照初审认定的事实及判决结果、中院改判理由、发回函等进行研究,同类型的问题我仔细归纳整理,叮嘱各庭不再重复犯错。就这样院审监工作慢慢走上了正轨。

2011年,县法院增设审判管理办公室的编制,审监庭和审管办合署办公,说是两个单位,实际上还是我一个人负责,我开始学习审判流程管理,认真学习领会最高人民法院编写的《人民法院案件质量评估体系理解与适用》一书,结合审判案件的实际,找出各项指数之间关联性,直至做到各项指标考评内容及标准都烂熟于心,我和审管办的其他同事一道,按照案件质量评估体系各项指标,完善了《审判绩效考评办法》,将管理流程网上填报每一步的填写方法、填写技巧等加以归纳,制成操作细则,要求各庭的兼职网管员将其贴到电脑旁边的墙上,督促他们尽量做到审判和流程管理同步。12年,院领导要求审管办将所有拟判决的案件先送审管办评查,避免瑕疵案件带病出门,我的责任更重了,为此我专门准备了个笔记本,将每件有瑕疵、差错及争议案件的问题记录下来,及时与承办人沟通,小问题我在查阅卷宗的基础上帮忙改正,大问题退回原承办单位返工。结合日常评查,我们每季度对各业务庭的审判绩效进行考评、排名,院领导也很支持我工作,对排位前三名和后两名,分别给予现金奖励和惩罚,就这样,在全院干警的配合下,我院连续三年夺得绩效考核优胜奖杯,2011年,我院还被省高院评为“审判管理先进基层法院”,2012年,县法院审监庭(审管办)被中院记集体三等功一次,2013年,我还被中院评为“把关能手”。每想到此,我就很欣慰,再累也觉得值。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

21个年头的法官生涯,虽不能与同行中的先进模范相比,但我确信自己是个爱岗敬业的法官。我一直认为,法官和医生差不多,是个细致活,在乡镇医院,都是些头痛脑热的小病,在基层法院,疑难案件也不多,造成差错案件并不是水平差,而与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有关。21年,经我办理的大小案件有1000多件,没有一件错案,没有一起超审限,也没有一起缠访缠诉,这是我最引以为傲的地方。回想起来,我认为只要做到两点就行了:一是要公正廉洁,二是要平等待人。

在南郊法庭上班时,我办案多是骑自行车,走村串户的送达、调查案情、做调解工作,作为外地人我闭着眼都知道法庭所管辖区域内村组的每一条小路,能勾画出随州城区大街小巷,跑的多了,辖区从办事处领导到村组干部、普通群众都对我十分熟悉。虽然我离开南郊法庭已经十多年了,但现在遇到原来的老熟人,他们仍然对我很热情。

我还在区法院时,审理了王某因使用燃气热水器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王某父母知道王某生前与我爱人是同车间的工友后,便通过厂里当领导的亲戚找到我,希望将事故的责任都划在生产厂家(因为销售方和安装方无执行能力),还一再强调说厂家是广东一个大厂,不会在乎三五万块钱,我当场给说情的人做了解释工作,并暗暗告戒自己:“案子要严格按证据和事实,该怎么判就怎么判,不能因为吃一个人的饭而影响一辈子的饭碗”。后来我按照查明的事实,分清生产、销售、安装、使用各方在事故中的过错大小,公平划分了赔偿责任。王某的父母对判决不满意,熟人怪我不近人情,但我却心中坦然。被告广东某热水器生产厂家的代理律师知道事情原委后,十分感动,判决书生效后,很快就主动履行了厂方应承担的13万余元的赔偿义务。我在执行款到账的当天下午拎着水果去看望了王某的父母,并以最快的速度帮他们办好了领款手续。本来不满的他们也理解了,还说了不少感激的话。

2010年,小林石某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被中院发回,由我担任审判长重审,石某因事故致六级伤残,初审时,石某有些合理的诉求(其虽户口在农村、但在镇上开汽车修理部多年,原审按农村标准赔偿,在事故发生后两个月出生的小孩未作为被抚养人获得赔偿款)没有得到支持,他担心重审不公,几次要请吃送礼都被我婉言谢绝了。后来他托在曾都公安分局的亲戚(与我较熟的朋友)趁我不在家时送去了一个装有50个土鸡蛋的纸盒,过了约一个星期,我爱人打开纸盒才发现鸡蛋上放有3000元钱,我当天就打电话给石某讲清了道理,请他相信我会公正处理,在开庭时到他家将3000元钱退给了他,发现他因伤致残后生活十分困难,我又自己掏了500元钱给他。重审宣判后,他专程到我办公室向我致谢,说“法官并不全是吃了原告吃被告”,当时我心中感触很深,一件关系案在一个法官手中可能只是九牛一毛,但在当事人眼里就是百分之百的不公正,我决不能因为自己贪图小利给整个法官队伍抹黑。

2011年,我审理了万和杨某与曾某婚姻无效纠纷案,该案是对原“离婚”案件提起再审的。因曾某当时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是用其姐姐的户口登记的。杨某性格非常偏直、暴燥,因对代理人不满,打人及砸坏司法所的公物,构成寻衅滋事罪。在一年之内,他经历了刑事、行政、民事三场官司。审理刑事、行政案件时给他送法律文书,他不是当场撕掉就是扔到地上,与司法人员对立情绪非常大。民事案件再审开庭时,杨某是被从看守所提出来的,到审判庭后,我给他到了一杯茶叶水。当时他很感激地说:樊庭长,半年了,这是我第一次喝这么好的茶叶。后来再审判决的结果,在子女扶养、债务处理等方面与他的期望值差别很大,宣判时,我从法律、农村风俗习惯等方面给他进行了耐心的解释,虽然我没有完全说服他,但他并没和我吵闹。几个月后,他因其他事情,来找我复印卷宗中的有关材料,被万和司法所的一个工作人员看见了,这个工作人员在杨某走后问我:樊庭长,杨某他就是个二球,怎么对你这么客气。我说,不知道。我想,我就是人们常说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吧!

工作20年,我时常告诫自己,要像个小学生,随时向身边的同志学习、请教。刚转业到法院时,没有互联网,也没有法律教材,我自费订了几年的《人民法院报》,将报纸上“法学阶梯”栏目的有关法学理论文章,都收集起来,按民事、刑事等分类制成剪贴本,在实际工作中学习、运用。一有新的法规发布,我都要认真通读,再细细消化,审结的1000多件案子,各有不同,我把每次审理案件中涉及到的法律知识点及办理案件的心得都在写日记时加以详细记录,以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就这样,我的业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有了金刚钻,才敢揽瓷器活,再也没有人因为我是军转干部而质疑我的业务水平。

                     以德立身,泽己及人

我的办公室墙上曾贴着培根的一句话:“在你获得金钱的过程中,如果感到紧张或屈辱,在获得金钱之后,就不要指望生活得怡然自得,因为在紧张或屈辱中得到的金钱,用起来会更加不安和心酸。”伟业院长的那篇“法官三忍”也让我感触很深,我常以此勉励自己,要以德立身,泽己及人。

建院以后,法院陆续招录了几批大学生干警,院领导让新进年轻干警轮流到审监庭实习,之后再到法庭一线独立办案,我交代他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的习惯,要勤动脑、多动笔,把每次遇到的审判疑难问题思考之后记载下来,日积月累就会有很大的提高。我还结合我在法院工作多年的工作经验及在案件评查中发现的问题,写成了2万多字的办案心得:《谈谈如何办好一件普通的民商事案件》,通过内网发给年轻的同事,从立案、送达、诉讼保全、开庭、写判决书、宣判、卷宗装订等各个环节,指导他们正确、规范操作,少走弯路,尽快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对法院新招的大学生干警,我都把他们当自己的小孩一样对待,他们也都象对自己的长辈一样尊敬我,生活中有什么委屈、工作中遇到了什么难题,也喜欢和我交流,就是他们找对象,也乐意在第一时间告诉我,请我当参谋。虽然帮不了他们太多,但是总能从过来人的角度加以引导,他们私下都喊我“师傅”,分到法庭的大学生干警到法院办事时,都喜欢到我的办公室坐坐。

2010年5月,环潭法庭庭长老柯的英年早世让我感触很深,生命很短暂,生活中要学会感恩,同事间要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多包容、少计较。我常想,衡量人的一生,不是金钱、地位,而是毕生的德行。老柯走后,由于法院人少,接替人手一时安排不过来,我自愿到环潭法庭,临时做法庭的收案审批、开庭、签发文书等工作,坚持了大半年,直到新任庭长上任法庭走上正轨。县法院刚成立时,有审判职称的法官不多,各业务庭难以正常组成合议庭,当他们需组成合议庭开庭时,我总是随叫随到,而且绝不敷衍,从庭前审阅卷宗、起草庭审提纲、参与合议等各个环节都认真负责到底,同事们都戏称我是“救火队长”。不过我也收获颇多,每年年终的公务员考核,我都是以高票被评为优秀,虽是无心插柳,但心中也是十分感动。

有人说我亏,工作一辈子,至今还住在南郊法庭90年代初建的一套老房子中,用的还是80年代结婚时的旧家俱和电器,给儿子买房付首付及装修的钱还需要东借西凑,按揭款要等到我65周岁时才能还清。但是我却觉得很值,各位的支持和信任就是我莫大的荣幸,如不嫌弃,我将继续奋力前行!

谢谢大家!